2019年5月25日 星期六

讀《陈垣早年的两件尴尬事》

一篇很好的考證文章,澎湃網站不准轉載,只好請各位自己去看。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523108

甄德傅的字很差,考舉人是無望的。清代科舉對於作弊者處分極嚴,往往是死刑,魯迅祖父就是一例。何以冒死以取金,殊不可解。

陳垣作為優秀的歷史學家,在歷史性的大事上,卻犯了錯,使人感嘆。其他人為之掩飾的文字,如「為籌集革命經費」之類的話,現在是經常用的橋段,實在不必。陳晚年也是後悔的。

陳垣是啟功的老師,啟功也有一些回憶文章。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報導沈尹默、于右任書法拍賣價暴升

轉載:南沈北于的書法魅力 是投資書法藝術藏品的考慮首選

2019-04-22 16:56經濟日報 鄭芝珊

從雲軒舉辦書風之藝聯展今日開幕,後起之秀從雲軒負責人張福英亦是國內頂尖的收藏家,提倡文藝風氣、不遺餘力,功不可沒。張福英為了給參觀貴賓能舒服的賞析作品,動線規劃及環境特別講究,深得業界好評及口碑。南沈北于分別代表著二王帖學與北方碑學的書法風貌,兩位書法家不論其在官場上的角色,都是對近現代中國文化上改革推進上有力量的右手,單就書法藝術上,他們致力的功夫與其影響力功不可沒。

2018年香港秋季羅斯柴爾德拍賣公司于右任四屏岳飛滿江紅930萬人民幣成交,是歷年來拍賣行情最高的成交價,在台灣羅芙奧也以11言對聯立軸台幣300萬落槌,2017年正氣歌四屏在佳士得秋拍價值以382萬港幣成交,中國嘉德五言一套對聯也是322萬人民幣落槌,可以看到于右任書法在市場行情表現。沈尹默拍賣市場行情價,2018年秋拍以672萬港幣成交詩卷手捲,在中國嘉德也以586.5人民幣賣出立軸,而在2017年上海敬華其楷書曾以高達989萬人民幣落槌。這兩位書法家作品在書畫市場表現都有亮眼的成績單,是投資書法藝術藏品的考慮首選。

于右任在書法史上,有草聖之美名,書法藝術在台灣十六年達至爐火純精。于老的愛國情操,表現在蕩氣回腸的詩文中寫來氣勢滂礡,于老自民國二十年開始以民間之力,力推標準草書,從二王起,訪碑拓帖,自中國歷代草書名家所寫的書體于以分析整理,按照部首分類,訂定出草書標準,他的目的就是強化國本復興民族,其人格書藝震鑠古今,來台後其推廣碑學,為台灣當時僅重視館閣體的習楷風格注入了新生命,並在1962年成中國書法學會,對台灣書法文化推廣上極具影響力的重要人物,在生活中許多樓閣牌坊也可以看到他的墨寶。

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

臨寫《石門頌》2

再發一張我臨寫《石門頌》,這是第65頁。

這是用趯鋒寫的。

趯鋒這一關,遲早要過。一枝毛筆兩個鋒,趯鋒是用尖鋒的基本技法。你不能說我只會用側鋒,筆鋒一上紙就臥下,起不了身,結果變成刷了。

尖鋒是兩個筆鋒中主要的,側鋒只是求變化。

所以,有空多練練尖鋒。





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

臨寫《石門頌》

2008年我臨寫過整本《石門頌》,這裡發一張圖片。

希望各位看了0609課之後,也動筆試試。



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篆書用直筆」補充說明

L6-08我引用元代劉有定的一段話:

「古人學書皆用直筆,王次仲等造八分,始有側法。然隸書間用直筆者有之矣,未有古文、籀、篆而用側筆者也。」

有同學來問,五級課程講篆書,有用側筆寫的,如吳昌碩、趙之謙、莫有芝等等,為什麼劉有定說「古文、籀文、篆書」不用側筆呢?

吳昌碩、趙之謙、莫有芝等人確實用到側鋒,這是清代的篆書。劉有定說「古文、籀文、篆書」,指的是古代篆書,如《說文解字》。

你翻一翻《說文》,可以看到裡面的「古文、籀文、篆書」,確實是用尖鋒寫的。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袁月嫻臨伊秉綬《虞仲翔碑》




圖片按一下可放大。



這不是我寫的,是我一個學生臨寫的。這學生叫袁月嫻,現在已經成為香港一名書法教師。


她的優點就是勤奮,每次作業都大量練習,所以進步非常明顯。


當年我講伊秉綬,作業只要求寫一張條幅,就像現在網上課程一樣,用四尺半切紙寫兩行半。但袁月嫻還寫了一張,小字,跟伊秉綬原作差不多大小,一打開令人眼前一亮,整個教室中的人同聲一讚。


在四十年的教師生涯中,我逐漸體會到什麼是好學生。有些學生聰明伶俐,很容易博人眼球,給人好感,但如果不踏實,成就不大。最終勝出的就是埋頭苦幹的學生,令人刮目相看。

我當老師運氣不錯,有很多學生非常勤奮。


你屬於哪一類?

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

尖鋒和一分筆的區別


問題:

老師,您好,在讀帖時,如何區分一分筆和尖鋒呢?


回答:


首先,尖鋒是一個點,側鋒是一個面。這是基本概念。


讀帖先看三分筆,通常是捺筆收尾第三折開始的地方。


不要只看一個字,整本字帖前後翻一下,有時候只有橫豎的字,也會有相當粗的筆畫。如《陰符經》。






三分筆定了,對於用多大的毛筆就有數了。如果你毛筆按到筆腰都達不到這樣粗,這枝筆肯定太小了。


記住:寧用大筆,不要用小筆。


有了三分筆,把它三分,這樣二分、一分多少粗細也就知道了。


一、二、三分筆都是指一個範圍,跟尖鋒不同,尖鋒是固定的點。


尖鋒線就由那個點所組成,沒法粗,要粗就要換一枝大筆。

一分筆指一個範圍,一分筆有時細一點,有時粗一點。它是三分筆的三分之一。


筆頭三分,從筆尖到三分之一的地方是筆鋒,筆鋒的三分之一是一分筆鋒。





以上講的只是一般情況,在古人字帖上看見三分筆,他可能是用一枝大筆寫出來的。對於這枝大筆來說,可能只用了一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