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

對趙孟頫「用筆千古不易」的理解

  元至大三年﹝1310﹞九月,趙孟頫奉召入京,九月五日在南洵,僧獨孤贈王羲之《蘭亭序》定武本,二十八日舟至濟州,二十九日周馳來訪,趙贈以《蘭亭序》定武臨本,並有所題。十月一日,趙孟頫舟次中又跋定武《蘭亭》,三日又跋,二十四日又跋,可見一路行來,這本定武《蘭亭》始終在趙孟頫手邊。現在所說的趙孟頫《蘭亭》十三跋,即指這時他寫下的讀帖心得。我年輕時得日本駸駸堂出版之《趙松雪蘭亭十三跋》線裝本,雖萍蹤萬里,猶帶在身邊。現在紙張已經脆化,每一翻動,碎屑如雪。然依稀七百年前趙孟頫的心情,頗有感觸。

  那年趙孟頫五十七歲,在藝術上完全成熟。對於王羲之的理解,亦入木三分。作為復古運動的領袖,自然對王推崇備至。茲舉數例如下:

  「《蘭亭》墨本最多,惟「定武」刻獨全右軍筆意。
  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況《蘭亭》是右軍得意書,學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
  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右軍書《蘭亭》是已退筆,因其勢而用之,無不如志,茲其所以神也。
  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梁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蘭亭》與《丙舍帖》絕相似。
  東坡詩云:「天下幾人學杜甫,誰得其皮與其骨?」學《蘭亭》者亦然。黃太史亦云:「世人但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此意非學書者不知也。
  大凡石刻雖一石,而墨本輒不同,蓋紙有厚薄、粗細、燥濕,墨有濃淡,用墨有輕重,而刻之肥瘦明暗隨之,故《蘭亭》難辨。然真知書法者,一見便當了然,正不在肥瘦明暗之間也。
  右軍人品甚高,故書入神品。奴隸小夫,乳臭之子,朝學執筆,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

  其中最引人注目者,當屬「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這一句話了。書法界對「用筆千古不易」爭論很大,我最近還在網上看見各種說法,有擁護者,有反對者,眾說紛紜,難以例舉。我自己屬於擁護者,不過我有自己的理解,和他人不同。

  趙孟頫在這裡說了書法兩個要素:用筆和結字。用筆就是毛筆的使用方法,這是控制硬件;結字卻是軟件,是由筆勢產生的。我以攝影藝術來對比說明,如果你喜歡攝影,當然要先買一架照相機,這是硬件。至於怎樣取景、怎樣運用光源,那就是「軟件」範圍的事情了。

  照相機買回來,第一件事情當然要搞清楚各個按鈕是派什麼用的,如果這架相機不變,其使用方法也不變。除非你買另一種結構不同的相機,使用方法才會改變。書法以毛筆為工具,漢魏以來,毛筆的結構沒有什麼大變化,其使用法當然是「千古不易」。

  有些人說,篆書藏鋒多,行草露鋒多,這不是用筆變化了嗎?怎麼說不變呢?其實他們所說的,是創作方法,不是毛筆本身的使用法,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還是以攝影為例來說明,照相要按快門,這是使用方法;拍一朵花,有人按半秒,有人按一秒,這是創作方法。

  使用方法是共通的,人人一樣的,故稱共性;創作方法各有巧妙,人人不同,故稱個性。學習過程,當然是從共性開始,逐漸發展出個性。你買來一架照相機,弄清楚那些按鈕的用法,這是講共性,對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如果你連按鈕的作用也不知道,怎麼能進入創作呢?到你硬件弄熟了,你就可以發揮個性創作了。

  毛筆看似簡單,卻沒有一張使用說明書,用起來遠比照相機難度大。古代有很多人寫了文章,探討毛筆的使用方法,等於要寫出毛筆使用說明書。王羲之《筆勢論十二章并序‧觀形章第八》講到十三種用筆法,但此文頗有問題,一般認為是託名之作。《玉堂禁經》說有九用,張懷瓘《論用筆十法》提到《翰林密論》有十二種隱筆法,清‧朱履貞《書學捷要》說「元李雪庵運筆之法八,曰落、起、走、住、疊、圍、回、藏」,明‧倪後瞻出董其昌門下,所著《倪氏雜著筆法》說有十六法:「扑、提、斷、停、翻、換、拗、倒、疊、頓、折、掣、迅、澀、藏、側,字有萬變,只此十六法包括無遺」。各家所說用筆雖然有多有少,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毛筆的使用方法數量並不多。我計算過歷史上所有提到的用筆法,一共有六十四個術語,其中很多是重覆的。經過比對,只有二十多種。

  所以趙孟頫所言「用筆千古不變」,這是很精闢的見解。只要毛筆結構基本不變,使用方法當然不變。所謂求筆法,就是求掌握這些使用方法。相對來說,創作方法卻是無限的,有人多露鋒,有人多藏鋒,各有其好,不能同一。世界上有可變者,必有其不變者;有不變之基礎,方有可變之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