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5日 星期日

書法以用筆為上

 繼續解釋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中的觀點:

 「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梁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這一段話,有幾點要注意:

  一是用筆為書法根本,所以說「用筆為上」。有「為上」就有「為下」,重要性不如用筆,那就是結字。現在很多人反而重視結字,以為字形漂亮就是好書法,把二者的關係錯誤地顛倒過來了。所以現在欣賞書法作品頗有分歧,明明是較差的作品,有些人卻認為是好的,因為他們把字形放在第一位,而古人是把用筆放在第一位,唐朝張懷瓘甚至說:「深識書者,惟觀神彩,不見字形」,以形論書,其實是不懂書法。

  趙孟頫以用筆為上,不是他的發明,早在唐代的《玉堂禁經》中已經有「夫書第一用筆,第二識勢,第三裹束。三者兼備,然後為書,茍守一途,即為未得」這樣的論述。趙孟頫只是覆述古人的觀點。

  其次,《玉堂禁經》所言之「裹束」,就是結字法。結字「因時相傳」,各個時代美感不同。唐朝的美女,以肥為艷;現在則流行骨感,肥女畏畏縮縮,心理上自以為不美。書法魏晉以瘦硬為上,至中唐漸漸豐腴;古時以多角為病,碑派以有角為榮。字形美不美,是隨著時代美感轉變而變化的。

  所以毛筆用法是基本,結字為次要技法。用筆技法是不變的,結字是經常變動的。趙孟頫說王羲之字勢一變古法,雄秀天然,到齊、梁間已乏俊氣。推究起來,雖然和人品有關,但說到底還是這個「為上」的用筆基礎差,臨場無法瀟灑。

  很多學生就是希望字形寫得漂亮一點,才報讀書法課程的。在這種心理下,往往把精力放在糾正字形方面,而不是下苦功研究用筆,主賓易位,怎麼能學好書法呢?

  對於古代的書論,不要輕輕放過,要反覆多讀,務求理解,方有所悟。有人說上面這一段跋文,是趙孟頫平生論書之精華,我是很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