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簡體字,還是繁體字? 2

一 大陸使用的全是簡體字嗎?

  簡體字以前魯迅稱之為「簡筆字」 ,有人寫作「減筆字」,民間叫「簡體字」,它在大陸官方文件上的正式名稱叫「簡化漢字」,或「簡化字」。和「簡體字」相對稱,許多人把原來的漢字稱為「繁體字」,其實傳統的漢字有繁有不繁,「繁體字」只是近似的俗稱。

  簡體字和繁體字是不對等的兩個概念:繁體指流傳下來的漢字正體,它本身是一個完整的文字系統。簡體只是一小部分筆畫比較多的繁體簡化字,簡體字並不能獨立作為一個文字系統。現在人們經常有一個誤解,就是以為中國大陸已經全部使用簡體字了,實際上簡體字數量並不多,漢語的文字表達,大部份還得靠繁體字。

  簡體字有多少呢?

  大陸公佈簡化字共有兩次︰第一次是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八日,由國務院公佈了《漢字簡化方案》。這個方案包括三個表︰第一表的230個簡體字﹝ 即從一九五五年五月一日起在北京和天津四十種報刊上試用的第一批簡化字﹞,從公佈時起可以正式通用;「漢字簡化第二表」的285個簡體字﹝即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起推行的第二批簡化字﹞以及「漢字偏旁簡化表」的54個簡化偏旁,作為試用並徵求意見。《方案》全部合計有515個單獨簡體字。

  至一九五九年七月止,共公佈了四批簡體字。一九六四年五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匯編了一個《簡化字總表》,總表也分三個表:第一表有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有132個可以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為1,754個簡化字,它們是應用第二表的簡化字和簡化偏旁類推出來的,例如「為」字簡化了,那麼就可以類推簡化「偽」、「譌」字。《總表》共計2,238個簡化字, 普通稱為「一簡」。﹝其中「簽」、「須」兩字重見,故總數為2,236字。1986年10月又刪去「迭」、「象」兩字。﹞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又公佈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稱為「二簡」。「二簡」極為粗糙,造成了巨大的混亂,一九八六年國務院下令取消。所以我們現在所說的大陸簡化字,只是指「一簡」而言。

  可以看到,幾十年來簡體、繁體之爭,主要就是《簡化字總表》中第一表和第二表的484個簡體字。如果再分析一下,其中不少簡化字還是歷史上早已流行的行草手寫體,如「門」簡化為「门」、「車」簡化為「车」,實際上完全新造的簡體字還要少於此數。

  那麼,一個學生所要識的字﹝也就是常用漢字﹞有多少呢?這個問題在各地區因社會環境不同而統計結果相異。例如香港地區用字較少,一九八六年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編了一本給小學語文老師用的《常用字字形表》,收字4,719個。一九八七年,安子介先生以四份香港大報為對像,連續四十五天統計字數,發現共用字4,687個,而其中3,650個字佔了使用率的百份之九十九點八﹝見1987年12月7日香港《文匯報》第七版安子介《二四零個常用字》﹞。在中國內地,國家文改會是以4,500個常用字為簡化對像的,但顯然不足以應付日常所需。一九六二年文化部、文改會、教育部共同制定了《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收字6,196個,一九六五年一月正式下達推行,現在中國所有印刷用字,除古書翻印外,都是按照這個表的統一字形刊印的。一九七五年,文改會、科學院、國家出版局、新華社等組織北京人民日報社、新華社的排字工人,指導一千五百個中學生統計了二千一百六十二萬字的四類書刊資料,編出一份《漢字頻度表》,於一九七七年十月發表,收入常用漢字6,335個。目前最權威的是一九八一年國家標準總局公佈的《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收常用一級字3,755個,次常用二級字3,008個,合計6,763字,現在中文電腦上用的基本國標字就指這一字集。由于電腦技術的進步,市面上中文軟件所附字庫已經擴大到13,500字,﹝以一度最流行的臺灣中文軟件「倚天」為例,常用字為5,401,次常用字為7,652,共計13,053字。﹞甚至有三、四萬字的,但就常用漢字而言,大致是六千多字。

  如果以文改會簡化方案中較低文化程度群所使用的4,500字計算,《簡化字總表》裡單獨的簡化字有484個,僅占10.8%;類推的簡化字只佔49.7%。

  以普通文化程度的6,763字計算,《簡化字總表》其中單獨的簡化字484個,僅占7%;類推的簡化字只佔26%。即是說,在中國內地一個人讀書識字,每一百字中有33個字是單獨簡化字和類推簡化字,而其餘67個字還是傳統的繁體字。

  如果以較高文化程度群所使用的13,500字計算,每識一百字中,單獨簡化字僅4個,類推簡化字13個,還有83個是繁體字。

  由此可見,不論在大陸還是在香港、臺灣,中文大部分還是用傳統的繁體字。所有學中文的人,主要還在學繁體字,任何人不可能只識簡體字而不識繁體字。文化水平愈高,則所需學的繁體字愈多。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大約識一個簡體字,還得至少識兩三個未簡化的繁體字,才能閱讀寫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